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哈巴河县把文化旅游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工程,持续推进“六个起来”,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同频共振“集结地”,不断提升农牧民获得感、幸福感。
抓“服务管理”,让文旅“兴”起来。制定农家乐奖补办法,激励农牧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对开办民宿的农牧民予以床位补助,建成“桦林深处有人家”“远山牧家”“万年岩画”等特色民宿、农家乐余家,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持续开展阿肯艺人培训、乡村旅游培训等多种培训班,不断提升从业者的经营水平。依托县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商会打造红色博物馆,不断挖掘喀拉翁格尔村、姜居勒克村、玉什阿夏村、加朗阿什村等村红色资源,通过红色资源辐射带动红色旅游发展。推广特色民俗刺绣、特色木制工艺品等系列产品,注册“阿塔木拉刺绣”“阿勒腾乌亚刺绣手工艺品”等特色商标,提高农牧产业产品附加值。
抓“内涵创意”,让品牌“响”起来。不断加大哈巴河礼物研发,建成“阿勒泰礼物”门店,研发以桦元素、万年岩画元素文创产品31种,出售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20余种,不断加大线上营销手段,扩展销售领域,构建线上线下互补营销网络。借助冬奥会与雅居床服合作订单有利条件,加大与冬奥会组委会沟通,不断扩大哈巴河礼物影响力。立足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进景区,实现所有A级旅游景区特色农产品全覆盖,促进旅游消费和农旅融合,着力展现属于哈巴河的特色元素和符号,倾力打造哈巴河旅游IP。
抓“提质增效”,让经济“活”起来。创建“哈巴河县康元生物大果沙棘采摘园”、“克勒迭能村”为3A级景区,着力培育沙棘小镇、桦林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积极推进阿克阿热勒村等重点旅游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舍、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十四五”末,完成《哈巴河县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宾馆酒店、民宿床位突破1万张,发展星级农牧家乐20家,旅游业带动农民就业人数0人以上,发挥民族刺绣、手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优势,培育3-5家文化企业,全面推进以旅游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规划引领”,让产业“强”起来。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叫响“白桦黄铜红沙棘、额河湿地哈龙沟”品牌,突出《哈巴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形成以白桦林景区引领,带动额德克红叶林、阿舍勒矿业、哈龙沟奇石景区等热点景区景点、辐射十个重点旅游村串珠成链的整体发展布局。精心打造桦林自驾营地、桦林步道,推动徒步、写生、摄影三大基地项目落地实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适宜农村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点数量和质量。
抓“文化创建”,让景区“靓”起来。完善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做好县城城市风貌提升,打造康养小镇、沙棘小镇、桦林小镇等特色小镇,做好白桦林、哈龙沟、额尔齐斯河公园、托干拜2号古墓、额德克红叶林等景点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沙漠公园打造力度,启动额河景区规划,开发一批越野、露营、热气球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打造额尔齐斯河文化旅游观光带。力争到“十四五”末,县域创建1个5A级景区(额河百里桦林生态公园)、1个4A级景区(铁贾景区)、2个3A级景区(克勒迭能村、康元生物大果沙棘采摘园)。
抓“全员参与”,让乡风“淳”起来。加大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投入力度,将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打造“文化+体育”融合发展赛事,举办乡村百日文体竞赛活动20场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60场次。做好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举办免费开放各类艺术、书画培训班3期。充分利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