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和哈巴河县,位于新疆三大山系之一的阿尔泰山山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毗连接壤。虽然地处准噶尔盆地北缘,但是这里的自然生态景观却截然不同,森林郁郁葱葱,千里草原繁茂,大小河流和湖泊波光荡漾。其中的喀纳斯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奇异,分布着寒温带泰加林,是西伯利亚动植物种类在我国集中分布唯一的代表地区。区内森林草原相间,群落保持完好状态,现代冰川保存完整,生态系统独特。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春秋季节,区内繁花似锦,一片葱绿,水草丰盛,是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
图瓦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处处都是自然奇观的地方。关于他们的历史迄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认为,图瓦人是我国蒙古族一支古老的分支,隋唐时称“都播”,元称“秃八”,后又称“图瓦”,还有人认为,这里的图瓦人于一千多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勒泰的布尔津、哈巴河地区,后与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兵汇合,随即定居于此。也有人认为,阿勒泰的图瓦人与现在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的图瓦民族同根同宗,他们在多年前(年左右)翻越阿尔泰山脉,来到喀纳斯地区,在这里繁衍生息。当地的其他族群,如哈萨克人和蒙古人,称他们为“德瓦人”或“库克猛恰克人”。图瓦人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但又与突厥语族的其他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语法结构上与俄罗斯图瓦语的差别不大。
图瓦人在喀纳斯一带居住在山区森林地带,以放牧和狩猎为主,又称“林中百姓”。由于他们极少与外界交往,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形式和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遗迹。
最能够反映图瓦人文化的是他们信仰的宗教
图瓦人的宗教信仰既有原始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内容,他们认为天地、河湖、森林、山脉乃至野生动物,皆有神,每年都要举行祭山、祭水、祭天、祭树、祭鱼的仪式;又信仰萨满教,每年要举行祭火、祭敖包的仪式;图瓦人还信仰喇嘛教。在每年的各种祭祀活动中,3种宗教的仪式往往同时出现,喇嘛礼佛诵经,图瓦人面对自然万物,祈求神灵保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图瓦人的居所用松木搭建而成,四壁均为原木垒砌,内有天棚和地板,屋顶尖斜,以适应山区多雨雪的环境。晚春他们赶着牛羊去深山里的夏牧场,深秋时分又赶着牲畜下山,住进木屋度过漫长的冬季。在冬季,他们用自制的滑雪板代步,乘马拉爬犁驰骋于冰上。
图瓦人的生活习俗
图瓦人的生活习俗既保留了他们自己的古老习俗,又吸收了相邻民族的生活习俗,吃饭时大家一般在木屋内安置小桌就地盘腿坐下,桌上摆满了奶制品、油炸面食和糖果,如果有客人,请客人喝完奶茶后,要给客人敬奶酒,唱“祝酒歌”。图瓦人崇拜火神,忌讳往火里扔脏东西,往火里吐痰、小便。人不能从火上面迈过去,也不能将火踩在脚底下。图瓦人随水草而牧,因此特别崇敬水,产生了许多有关水的禁忌。例如,河水里不能洗澡、洗衣服、倒垃圾,不能在河水、井水旁大小便。
图瓦人的风俗集中地反映在他们对于生命的看法上。孩子出生,要请专门的接生婆接生,在图瓦语中,接生婆“戈吉日额吉”的意思是“地母”,婴儿出生之际要烧柏树枝叶,婴儿脐带长好后要举行人摇篮仪式,其使用的摇篮同哈萨克族使用的相同。孩子出生后不剃头,直到3岁或5岁时才剃胎发。剪发那天要邀请亲友来为孩子举行剪发礼,仪式要选言日良辰,一般由娘家人主持这个仪式,被剪掉的头发要包在哈达里放在高处或山顶上。
图瓦人的节日
图瓦人的节日很多,春节是他们最主要的节日。在图瓦语中,春节为“查干”,即“白节”之意,把元月也称为“查干萨日”,即“白月”之意。他们认为白色是某事物的开端和源泉,自古崇敬白色,把它作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图瓦人的另外一个节日是敖包节,又称“塔克恩”节,这是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一般都在农历五月至七月举行。他们将过节的地点选择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人们临时搭起蒙古包,牧民都携儿带女,从四处捡石头堆在敖包上。敖包堆放好后,放上佛像,摆上羊头肉、奶食品、油炸果等供品,然后焚香点灯,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绕完3圈后,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包跪拜磕头,祈求老天降福于人间,给他们带来吉利幸福;祈求风调雨顺,使大地水草
图瓦人喜爱唱歌和跳舞,他们的乐器也很独特。最能代表图瓦人乐器的是叫做“楚吾尔”的口笛。这种口笛由一种叫做“芒达勒西”的芦科植物掏空做成,目前在喀纳斯地区,既会制作又会吹奏楚吾尔的只有一位名叫额尔德什的图瓦老人。他用楚吾尔吹奏的乐曲,意境悠远深长,蕴涵着图瓦人对自己生活的大自然的感受和心境,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图瓦人的娱乐活动有摔跤、赛马、射箭、唱歌、跳舞等,其次还有拉羊皮、打火镰等。赛马、摔跤、射箭这3项活动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男儿三艺”,是图瓦人衡量男子有无本领的标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