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
——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记者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
现在就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每年8月是村里最忙碌的季节,严德贞都会带3、4个朋友开上拖拉机帮助他弟弟革命汗打草。
“我们的父亲就是好兄弟。”革命汗说,“那时候,我父亲负责给村里放牧,严兄弟的父亲负责给连队放牧。连队和村子相距3、4公里,牛羊吃草走在了一起,我们的父亲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革命汗是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阿勒喀别克克孜勒喀英村的哈萨克族牧民,严德贞是兵团十师团8连职工。
年,严德贞萌生了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的想法。当时,一台联合收割机是4万元钱,严德贞东借西凑了3万多元,还差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能借的亲朋都借了,还能向谁借呢?严德贞想到了革命汗,革命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也不宽裕。严德贞刚刚表明来意,革命汗转身就到里屋拿出了元钱。
这份情谊让严德贞铭记一生。“当时,我就想,就算我不吃不喝不睡,也要好好干,第一时间把兄弟的钱还上。不为别的,就为好兄弟革命汗对我的这份信任。”严德贞暗下决心。
从这以后,他们两家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手足情代代传。
在为期一年半的“访惠聚”驻村工作以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我采访、报道了许多这样各民族干部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暖心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民族团结就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3号楼在南门有个快递,是外地女儿给妈妈的生日惊喜。”
“28号楼2单元室有1袋面粉和1桶清油。”
“21号楼1单元室老人家的药到北门了。”
这是年2月27日晚,阿勒泰市恰秀南苑下沉干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