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哈巴河白桦林,与天空和山峰交映全世杰摄

喀纳斯湖全世杰摄

新疆,天意鬼斧。

新疆大地,一山一水有天象。这是大自然刻意体现的一种恣肆放浪,是造物主任性十足的一次大泼墨,东点一块戈壁,西洒一片草原,南切一方岩石,北抖一泓清泉,让在此过活的人随之爱恨情仇,歌舞人生。

阿勒泰,一景一象有天香。其位新疆之北,阿勒泰山之阳,雄鸡版图上的尾羽,大写意画作里的婉约。车行此地,戈壁、草原、灌木、白桦、胡杨……一窗鸿卷,一路霸气。地势地貌地形,仿佛上天挥就,分布戛然,中间毫无缓冲,决不拖泥带水。

阿勒泰,蒙语黄金之意。这里,光亮亮。

天路相守转场人生

奔赴布尔津。

壮实的群山与丰满的云朵一路朝天。抬头所望皆为天,如此深邃高远,淡蓝四野,罩住山川河路。路上山道弯弯,曲曲折折,伴着溪流顺向穿行。山水相依,琴瑟和鸣,恋恋不忘行程数十公里后各奔东西。如此,路又变得笔直起来,远处,额尔齐斯河也变得宽阔了。

行路很长,但并不枯燥孤独。不时遇见挺着胸膛的哈萨克牧民和昂扬着头的白羊。小羊们挨得紧紧的,和云朵呼应着。不知是云彩落了地,还是小羊飞上了天。

千里牧场,分为南北。根据牧民的生活特性,乡镇区划是南北条块界定,而非简单聚集聚合。于是形成了与内地中原截然不同的横向纵向皆千里的独特乡镇,也因此有了千里牧场冬迁南、夏在北的壮观景象,谓之“转场”。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

四季,4次转场,依然保持着游牧民族特质的哈萨克人亘古不变地唱着牧歌、骑着骏马、载着家人家当,轮回不已。

周而复始的生活,千里奔波劳顿,顶风雪战严寒,迎风雨过四时,苦累险难皆为寻常,有时真难以想象这样的游走人生,一生仿佛都在路上。幸亏他们有酒、有歌、有舞。一切苦难快活皆化为酒,一切苦难快活皆化为歌,一切苦难快活皆化为舞。

大疆接天,继续行地;戈壁横陈,一望无际。此时,与戈壁平行的高速路,笔直延伸。所谓天路,就是好像可以毫不拐弯地延伸、再延伸,一直追随到天之尽头。

天,是造化,路,是人为;天、路不相交但相随。我想,平行相守就是一种天道吧。

禾木村的和睦景象

日出禾木村。

禾木村图瓦人寨子的宁静,被打破得早了些。看初阳从高处冒头,看霞光从低处层染原木小屋,再顺手给白桦林镀个亮……没有人会错过禾木村的日出,这仙气与烟火气的光景。

7点半天未亮,寒气也还强势。一群人摸黑上了车,揣着兴奋,裹着厚装。东方吐出的黛色,面积渐大,色度渐白。“光速”有了特定含义:追着光亮的速度,人的脚速越来越急。呼着热气的人们朝着白桦林后面的山坡奔去,脚下的落叶暖着脚步。

村庄里,一排排民宿客栈渐次铺开,悄然嵌入村落中。小摊点炊烟袅袅,牛羊肉热汤蒸蒸,玉米烤薯生香,无需吆喝,就有人寻着香去,咀嚼这山川下的原生态。

8点40分左右,惊喜的声波从高处往低处次第传开,太阳慢慢从对面的山一点点冒着头,露出来,升起来。人更响地叫起来。也许,设定目标然后达成愿望,这样的一种体验,在观日出的赋、比、兴中得到实现,比日出本身更让人欢快愉悦。

光有魔法,把村庄变了出来,给日子填进了烟火味,薄雾轻笼,炊烟飘散,和着观日出人的欢腾热闹,宁静的村庄醒了。总觉得这才对味儿,新的一天因为人的生生不息,活了起来,生动起来。

入夜,宿黑泉山庄。高山横陈,大漠荒野,几排小小的木房。坐在院落里等星星繁多起来。凌晨一点,熄灭所有灯,摇着躺椅卧看星空。并排同行好友,对视万年星光,屏息、洗练、通透。

难忘白桦林,一种放马南山的悠闲静美;难忘百年小屋里原汁原味的音乐歌唱。

禾木村,和睦村。从日出的叫醒到星落的催眠,从早到晚的仙气、烟火气,像极了向往的生活。

可可托海托起了什么

动情可可托海。

可可托海有一山,极似一口倒扣的钟,名曰神钟山。天赐神钟,记录不朽。神钟的指针定格在20世纪60年代。

可可托海不是海,哈萨克语意为“绿色的丛林”。曾经,这里很神秘,地图上不可见,故事里拾耳听。沿途,高山腰腹处书“锲而不舍”硕大字标。字标下面伊雷尔湖静静流淌,背后大山屹立,封存一帧可歌可泣的历史片段。至今,米花岗岩深处的水电站,仍在轰响。此为当时中国垂直最深、设计最全、施工难度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站为了矿坑而建。20世纪60年代,新疆出现一支神秘大军,夜以继日深耕地下。

走进三号矿脉最深处,开采区的巷道狭窄幽远,塌陷地形状依稀可见。置身潮湿阴冷中,凿矿、背石的场景浮现脑海,那是怎样的艰难困苦,又是怎样的玉汝于成。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来自这里;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来自这里;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号”成功发射升空,所使用的铯来自这里……这里不仅物理储备丰富,精神跨度之高之富无量。

可可托海,托起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托起的是一个坚韧不屈的民族,托起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无我精神。

如今,可可托海已变身。年后,这里掀起神秘面纱,进入“后矿山时代”,近几年,“天然地质矿物博物馆”成为其新名片。“以生态修复和旅游转型为出路。”可可托海矿山公园景区经理谭胜利说,“矿三代”的他,坚守在祖父、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服务着可可托海的今天。这里,过去是藏宝,现在是宝藏。

三号矿坑,深邃的眼睛,时代的注视。

高伟与托底的平凡

这是一次“快闪”。

阿勒泰,其风物人情之美,以往在书本传说中有了解,而此行是在读原著。

4天纵横公里,可谓累。坐得腰酸背疼脖子僵。很久没有这般披星出发,戴月归巢。河山尽收眼底,可谓值。从来没有如此快速立体观形,全貌覆盖。行程难忘、景象难忘、情谊难忘。戍边人的故事最是难忘。神秘的地下水电站、三号矿脉的前世今生、蚊虫王国里的团、夫妻哨所的苦辣甜酸。每一个故事都浸润心灵,升华精神,让人唏嘘不已,泪流不止。

不假,最美的风景是人。总有这么一群人,从来不辱使命,在不同历史时代,为国担当,当你慨叹“了不起”时,他们云淡风轻地回答“应该的”。他们的精神品格比天山更高,比辽阔更辽阔。

新疆有天山高耸,也有矿坑挖空自己,奉献宝藏。两弹一星,引爆一个时代。历史不仅要铭记星光闪耀,更不能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平凡群体。如果说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态,风光无限的总在塔尖,默默托付的藏在塔底,如果没有塔底无私而又久长的支撑,何来塔尖的光芒与荣耀。

致敬天山的高伟,致敬托底的平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78.html